发电机废气处理 |
发动机排气噪声 |
发电机风机噪声 |
机房的隔声吸声 |
排烟系统消音 |
排送风系统消音 |
空调内部噪声治理 |
风机气流噪声治理 |
空调末端噪声治理 |
空调风管噪声治理 |
空调机房噪声治理 |
落水装置噪声治理 |
冷却塔隔声屏 |
冷却塔消声器 |
冷却塔消声窗 |
低频振动噪音治理 |
电梯摩擦噪音治理 |
机房噪音的隔声 |
电梯井的隔声 |
水泵房隔音降噪 |
钢铁企业噪音治理 |
纺织厂噪音治理 |
工厂车间降噪处理 |
工业空压机噪声 |
机械设备噪声治理 |
配电房噪声治理 |
水泥厂噪音治理 |
民用建筑降噪工程 |
酒吧KTV噪声治理 |
2022年,市生态环境事务中心坚持强化创新、系统、底线“三种思维”,着力提高研究谋划、统筹协调、决策执行、破解难题“四种能力”,充分发挥好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作用,各项工作争先创优,取得积极成效。
以创建为抓手,推动生态文明在五溪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稳步实施《怀化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一体推进“市县乡村”四级创建。新晃获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命名,靖州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中方获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命名。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个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个“两山”实践创新基地,11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获命名总数、获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个数均列全省第1。两批次创建33个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全面启动第三批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创建工作,为全市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打好基础、厚植优势。
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麻阳县兰村乡椒林村荷花池美景
排污权交易取得新突破,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新路径。一是创新开展排污权指标政府有偿储备工作。申请财政专项资金326万,从企业手中回购我市较为稀缺的氨氮排污权指标62.84吨、氮氧化物32.28吨,为今后涉及该两项污染物排放的重点项目落地储备排污权指标。二是完成我市首笔排污权质押贷款备案登记。创新制定相关管理规程和审批流程,为沅陵县农村商业银行和沅陵县山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搭桥牵线,企业通过排污权质押贷款备案登记,获得银行贷款1000万元,排污权资源化的生态金融探索取得突破性进展。三是积极拓展排污权交易二级市场。指导2家工业企业通过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线上竞价获得排污权指标,同时加大对减排企业的市级认定工作,充实排污权交易二级市场的指标因子和指标量。四是严格执行排污权交易政策。22个工业项目通过线下申购政府储备获得排污权指标,新增财政非税收入420余万元。
沅陵县山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获市内首笔排污权质押贷款1000万元
切实加强技术服务保障,严把项目审批技术评估关。对存在技术难点、重点的项目开展技术论证,为建设项目的环境可行性提供技术支持。完成40个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审查;对各县市区审批的23个建设项目开展技术复核及违规审批核查,对其中4个存在重大编制问题的文本进行通报批评,对相关环评机构予以记分处理。完成19个土壤专项治理项目的技术评估。完成12个水环境专项项目的技术评估并出具评估意见。全年受理工业类新、改、扩建项目总量审批26个。
持续扩大宣传教育影响力,为建设生态绿色之城营造浓厚氛围。一是高位推进生态环保宣传。六五环境日当天,市委书记、市长联合发表署名文章《共建清洁美丽绿色怀化》。二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实践蔚然成风。我市志愿者杨梅荣获“2022年百名美生态环境志愿者”荣誉称号,我市在“湖南好人.美生态环境保护者”、 公众参与“三个十佳”等奖项均有斩获。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和生态环境教育基地持续开展“环保开放日”活动。三是新闻发布会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全年共举办4次新闻通气会。四是圆满完成全省生态环境融媒体试点。按照“建班子、搭平台、汇资源、创品牌、谋突破”的工作思路,汇聚以市内优质媒体资源“为我所用”,精心培育局“双微平台”,宣传影响宣传质量双提升。
“绿色小卫士”参观怀化市全城污水处理厂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不断提升信息化办公、科技治污和网络安全水平。一是完成“大气环境综合协调平台(综合办公模块)”建设工作,为全局提高行政流程运行速度与效率、减少协作工作成本提供技术支撑。二是推进“空气质量网格化监测微站建设(二期)”工作。主城区增加30个大气网格化监测微型站,采购1台便携式三维扫描颗粒物激光雷达设备,用于对区域内颗粒物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建设涉气环境数据仓、大气污染智能研判、重点污染源管控分析、大气污染问题处置协同、大气环境监控专题图、移动端功能升级相关软件功能应用。三是加强网络安全保障。加强网络安全、系统安全的监测工作,落实单位安全风险防范,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确保全局信息系统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