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净声源环保科技有限是一家专业从事噪声治理和建筑声学设计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服务的企业
182-2948-9588

河湖竞秀碧水长流——井冈山市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综述

2023/1/10 10:33:09    查看次数: 415    
 



冬日里,漫步在井冈山市茨坪镇挹翠湖公园,风光秀丽,如游画中。河水清澈、垂柳依依,潺潺水流、虫鸣鸟语,一湖碧水倒映出的不仅是城市发展的步伐,更是良好生态带给人民的幸福和欢乐……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依水而生,与水相谐,向来是令人陶醉的画面。近年来,井冈山市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工作,统筹推进河湖生态治理、保护和修复,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综合治理,扮靓美丽河湖

在井冈山市境内,星罗棋布地分布着28座中小型水库、118座大大小小山塘,如绿毯上洒落着璀璨的明珠。各水库不仅担负着灌溉农田的任务,有的还是城镇供水主要水源、生态环境的活力源泉。这意味着,在享用丰富水资源的同时,井冈山市担负着为水资源安全保驾护航的重要使命。

“河湖长制”就是“责任制”。井冈山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完善常态长效机制,不断织密织牢河长制责任网,全面推动河湖长制“有名有实”。

强化责任体系。井冈山市河长办在总河湖长、副总河湖长及13位县级河湖长的办公桌上制作摆放了一块“井冈山市县级河湖长责任区及职责牌”,牌上列写了每位县级河湖长的职务、责任区(河流、湖库)、职责、巡查次数和需佩戴县级河长袖章,使每位县级河湖长都清楚自己应履行的职责和区域。13位县级河湖长都主动联系河长办按照《江西省实施河长制湖长制条例》的规定履行自己的巡查河湖职责,18位乡镇场河湖长、141位村级河湖长积极主动按规定履行自己的职责。

强化宣传引导。运用多种宣传载体,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开展河长制湖长制宣传活动,充分发挥“河湖长+警长”、“河湖长+检察长”、“河小青”志愿者、“民间河湖长”、党员干部在河湖保护中的监督、保护和实践作用,强化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让爱水、护水、节水观念深入人心。截至目前,增设河长制宣传横幅和标牌90余处,发送保护河湖短信1万余条,发放宣传资料800余份。继续推进河湖长制进党校,加大新任河湖长培训力度,县级河湖长带头宣讲河湖长制工作。

强化河湖“清四乱”整治。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对全市范围内“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突出问题开展清理整治行动。至今依法整治河道管理范围内砂石采挖及加工场64处,永久关闭河道管理范围内非法砂石采挖及加工场64处。

在县级河湖长和乡镇场村河湖长的恪尽职守下,井冈山市河湖长责任持续压实,履职不断强化,履职常态长效。到2022年8月,该市28座小(二)以上水库及各主要河流水质均在Ⅲ类以上,水更清了、河更畅了。

科学施策,共建生态河湖

水库水质的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水质染污的因素很多,有生活、工农业生产原因,有生态环境恶化原因等,不一而足,导致水库水质治理一直是业界的难题。

近几年,井冈山市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在各河流、水库、湖泊、山塘开展水质巡查、监测和治理,推进水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形成了“水清、岸绿、景美”的良好局面。

井冈山市河长办通过督办、交办、协办等方式,发挥水利、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林业、住建、城管等各河长制责任部门的力量,齐抓共管。杜绝水面养殖投喂饲料、肥料现象,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在饮用水水源地建设在线水质监测站,掌握水质情况,保障饮用水和水库水质安全;取缔库区内污染企业,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采用污水净化达标、循环利用工艺,建设小型污水处理站,使污染物排放达标并减少工业污水排放;推广测土配方和农业双控技术,改善种植结构、改进种植工艺,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恢复森林植被覆盖,扩大封育面积,保持水库流域面积内水土涵养,增加地下水补给,增强水体自洁能力;加快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和站点,控制生活污染源扩散。

在水库、河流水质维护保障工作中,井冈山市河长办坚持统筹规划、尊重自然、绿色发展的原则,截至目前,井冈山市水库、河流水质均达到三类或以上标准。如今,井冈山市的条条河流有人看、有人管。致力于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井冈山市人民的共识,为继续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走在前列贡献井冈力量。

兴水惠民,打造幸福河湖

“我们建立了‘半小时到场,两小时内妥善处置’的打捞机制,基本实现了河流中没有障碍物,水上没有漂浮物,河堤两岸没有垃圾。另外,我们加强河堤两岸的巡河机制,对巡河人员进行培训,让巡河保洁工作更加规范化、系统化,为打造河清湖晏美丽小城而努力。”井冈山市河长办的张斌向笔者介绍。

水是生命之源,土为万物之本,留住水土,就留住了发展的根。井冈山市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赣湘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下辖8镇6乡、1个街道,总面积1447.27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占比87%,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市。根据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结果,井冈山市水土流失面积达135.8平方公里,严重制约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步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为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多年来,在省、市水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井冈山市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以小流域治理为单元,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加快水土流失治理进度,加大水土保持执法力度,推进水土保持工作深入开展。

2013年列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县以来,井冈山市历经9年,累计完成投资3040万元,先后实施了梨坪及柏露小流域、茅坪小流域、新城小流域、长坪小流域、睦村小流域等综合治理项目,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8.33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到90%以上,各项治理措施的保山保土能力可达533万吨,蓄水能力67万立方米,其中经济林433公顷、水土保持林1217公顷、封禁治理3164公顷,该市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水土保持为促进井冈山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要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水土保持既是公益事业,又是民生工程,井冈山市立足市情水情,坚持把水保惠民、利民、为民作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和打造井冈山全域旅游战略深度融合发展,在组织实施水土保持项目过程中,发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兼顾经济效益、景观效益。

水土保持项目与脱贫户致富产业相结合,帮扶脱贫户发展茶叶、黄桃、花卉苗木等致富产业2000余亩,为脱贫户持续增收、脱贫不返贫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结合井冈山红色旅游、精品民宿、红色研学等内容打造景观型小流域,满眼望去,蓝天白云绿树,小桥流水红花,目目皆绿意,处处是风景。

路相通,水相连,林成荫,景连片。水土保持让井冈山生态环境得到修复,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观,天然氧吧逐步形成,逐步实现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乡村更美丽、产业更发展、生活更幸福的美好梦想。

青山连绵起伏,河水清澈闪耀。一池清水入画来,碧水清流润民心。在齐抓共管、多措并举的河湖长管理机制下,一个个水环境重点难点问题迎刃而解,一条条生态河流玉带般镶嵌在井冈山市大地……如今,一幅“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生态新图景正在绘就,山与水相得益彰,生态作用和社会效益相得益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上一篇:新余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连续4年荣获国家监测网实验室“能力验证考核优秀单位”
下一篇:市生态环境局机关党支部组织召开1月支部委员会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