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废气处理 |
发动机排气噪声 |
发电机风机噪声 |
机房的隔声吸声 |
排烟系统消音 |
排送风系统消音 |
空调内部噪声治理 |
风机气流噪声治理 |
空调末端噪声治理 |
空调风管噪声治理 |
空调机房噪声治理 |
落水装置噪声治理 |
冷却塔隔声屏 |
冷却塔消声器 |
冷却塔消声窗 |
低频振动噪音治理 |
电梯摩擦噪音治理 |
机房噪音的隔声 |
电梯井的隔声 |
水泵房隔音降噪 |
钢铁企业噪音治理 |
纺织厂噪音治理 |
工厂车间降噪处理 |
工业空压机噪声 |
机械设备噪声治理 |
配电房噪声治理 |
水泥厂噪音治理 |
民用建筑降噪工程 |
酒吧KTV噪声治理 |
为全面总结近年来全市推进美丽江西建设工作情况,加强交流和学习借鉴,积极宣扬典型,九江市生态环境局推出美丽江西“九江样板”建设看成效专栏,充分展示全市在美丽建设实践中取得的成果,专栏主要聚焦近年来美丽江西建设,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等。
希望各地各部门从中学习借鉴,取长补短,积极探索,高效率推进美丽江西“九江样板”建设,创造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九江经验”,为美丽江西建设贡献九江力量。
本周向大家展示的是《湖口县:打造陈岭村莲子产业基地》。
【案例背景】
陈岭村位于城山镇集镇的正北面,是城山镇的北大门。下辖14个自然村,16个村小组,有467户,1822人,有耕地1857亩,山林1064.2亩,水面498亩。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陈岭村坚持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强化创新引领,聚集资源要素,纵向拓展农业增值增效空间,横向拓展农业功能价值,打造莲子产业链,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主要做法】
鼓励模式创新。经过艰苦地探索,陈岭村逐渐探索出来了村集体+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4种发展模式。带动了村及周边农户400多户,增加600多个就业岗位,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为桥梁,统一标准,统一协议,同时让部分农民参与管理,由企业带动家庭适度规模经营模式,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农业产业,积极探索公司带家庭适度规模经营模式,共同打造莲子产业基地。
发展产业融合。坚持多元发展,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社会资本等参与该村莲子产业链的建设,并积极吸纳脱贫户、在家务农人员、返乡创业人员就业创业,进一步提高村民收入和产业扶贫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农村资源优势,有效植入“莲子+旅游”“莲子+生态”“莲子+科技”“莲子+红色文化”“莲子+大健康”等模式融合发展。
挖掘特色资源。依托村集体莲子产业发展的优势,位于陈岭村的九江昊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形成了集休闲、垂钓、赏荷、宿营、餐饮于一体的特色休闲农庄,带动经济和周边居民就业。江桥大捷纪念碑红色旅游点主题鲜明,成为党建和参观陈岭村的重要教育基地。发展莲子产业,培育特色产品,“城山白莲”被认定为省级无公害产品。荷花基地是重要的生态资源,每年吸引了无数周边乡镇乃至县的同胞驱车前往,依托荷花节的宣传,陈岭村荷花基地已经成为城山镇的一张绿色生态名片。
【取得成效】
陈岭村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保护青山绿水,走生态发展之路。因地制宜,积极吸纳农业特色企业,搞活了乡村经济,走出了一条人民致富、乡村振兴之路。挖掘江桥大捷纪念碑红色旅游资源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已成为城山镇重要的教育基地。鼓励模式创新和三产融合,拓展了农业发展产业链,带动周边居民100余人就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