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废气处理 |
发动机排气噪声 |
发电机风机噪声 |
机房的隔声吸声 |
排烟系统消音 |
排送风系统消音 |
空调内部噪声治理 |
风机气流噪声治理 |
空调末端噪声治理 |
空调风管噪声治理 |
空调机房噪声治理 |
落水装置噪声治理 |
冷却塔隔声屏 |
冷却塔消声器 |
冷却塔消声窗 |
低频振动噪音治理 |
电梯摩擦噪音治理 |
机房噪音的隔声 |
电梯井的隔声 |
水泵房隔音降噪 |
钢铁企业噪音治理 |
纺织厂噪音治理 |
工厂车间降噪处理 |
工业空压机噪声 |
机械设备噪声治理 |
配电房噪声治理 |
水泥厂噪音治理 |
民用建筑降噪工程 |
酒吧KTV噪声治理 |
安陆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立足现有基础,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坚定不移推进新发展理念在安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优化生态格局、提升文明程度,让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本底更浓、幸福指数更高。
一、大力转变发展方式
一是强化“赋绿能”。加快推动产业、能源、交通、用地等结构调整,严控“两高”项目,严格落实能耗“双控”。坚持“强绿技”,推动数字技术赋能,打造一批“绿色工厂”;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鼓励企业实施清洁化改造,加快推进开发区园区循环化改造。二是开展“绿交易”。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碳排放权等环境权益交易,提升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三是积极“促绿消”。广泛开展绿色衣食住行宣传,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全社会的“绿色福利”。率先“定绿策”,制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办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二、大力攻坚污染防治
一是深化空气污染联防联控。打好降煤、控尘、减排、禁烧、治企组合拳,实现PM2.5和PM10浓度“双控双减”,确保空气优良天数比率保持在85%以上。二是深化水污染综合治理。实行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持续巩固“河湖长制+”工作成果,加快府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城乡黑臭水体治理,提标改造污水处理设施及排污管网,确保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三是深化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建设静脉产业园,加强畜禽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垃圾治理,强化危险废弃物综合处置。持续做好中央、省生态环境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环境问题,让广大市民共享蓝天白云、河清岸绿、土净花香。
三、大力保护生态系统
一是推进生态修复。严格执行“三线一单”“三同时”制度,加快推进府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保护与修复。二是加强土壤监管。扎实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三是深化“林长制+”。统筹推进林业资源保护、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控(治)和生态修复,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实施新一轮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全年新增国土绿化面积1万亩以上,新建、低改油茶1万亩。